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NO.1-起飛

出發前,心裡依舊思索著行李清單,深怕一個疏忽遺漏了重要文件,但時間緩緩逼近,絲毫沒有任何可以在喘氣的空間,出發了,坐上轎車,前往機場,一個提供不同人生的轉運站。機場人聲鼎沸,有旅行團領隊的賣力嘶吼,有青學子興奮的談笑聲,但在此時,我的心卻是暗藏離別前的落寞,但不管這麼多,眼前的行李超重才應該事我該專著的問題,還好地勤小姐不算刁難,請我們拿出些許東西後,就放行了。拖著手提行李,背著顯眼紅色背包,緩步走向手扶梯,向二樓出境閘口前進,眼睛不斷巡視,想趕快找一個可以整理手上行李的地方,快步走向二樓大廳角落,便馬上開始將凌亂的行李重新整理,那一群大學人以閃電之姿出現了,原以為他們的出現就已經是驚喜,沒想到最大的驚喜是,紅布條的出現。感動大於驚喜,這輩子能交到這些朋友,也算是沒有白過,跟自己說不可以流淚,所以我沒在大家面前哭,但其實心理已經哭過千萬遍了。謝謝大家!

大家走了之後,坐了下來,吃著表妹買的早餐,大家雖都沒出聲,但心理都知道,時間沒剩多少,一句時間差不多了,打破了沈默,看著時鐘,起了身,拖著行李,一家人走到了入口,心裡的不捨還是藏不住,鼻酸了,說不出話,深吸一口氣,大力揮手,跟親愛的家人說再見。




媽:
別擔心你兒子,我會自己找顧好自己的。
姐:
對公司別又太多壓力,順其自然就好。
表妹:
很多事情別太逞強,要好好固自己的身體。


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出國大作戰:(8)找個窩(3)

在伦敦租房子的经验
第一句要说的是,在伦敦找到合适自己的房子,绝对是个艺术。此外,还需要时间,运气,还有对人品的综合考验。

1. 大多数的房屋租赁都通过中介来完成。虽然有一部分房东和房客喜欢直接交易,但这绝对是少数派。而且,出于合同安全以及 “租后服务” 完善的角度考虑,大多数人也会选择通过中介来租房子。伦敦的房屋中介的数量,我看快赶上伦敦房子的数量了—— 需求大自然商机大,但也就导致中介质量良莠不齐 —— 有非常非常专业的中介,一流房子,一流服务,当然也是一流中介费;也有只有两三处房子的小中介,资质和是否诚信都值得研究。

2. 伦敦的住宅建筑主要有两类:
(1) Victorian: 这种房子是非常典型的英国房子,二至三层,尖顶,砖石结构,层距很高,一般建于 19 世纪(也就是一百年前)。这是最常见的英国建筑风格,也是在伦敦最常碰到的房子类型。Victorian 式的房子既可以是 detached,即一座大房子是一 “家”(只有一个正门),也可以是 semi-detached,即有两个不互通的入口;还有 terraced,就是一片临街且邻接的二/三层房子。
(2) Purpose-built flat: 这种房子是 1960 年以后英国盖的住宅楼房。典型的此类 flat 有 2-4 层,也有些地方有 10-20 的高层,但高层一般都是 City Council 造的,用于给穷人提供平价住房,一般也不会出租。Purpos-built Flat 的楼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方方正正,大幅玻璃窗,这一种一般是 70 年代造的;另一种是接近于 Victorian 样子,但内部是按 flat 设计的,有楼道。这一种一般是 80 年代以后造的。

3. 伦敦的可租房基本上分几类,我一一介绍。但大家不要认为 “是哪一类,就等于有什么样的条件” —— 我介绍的是众数,也就是大多数叫做 XXX 类的房子,具有什么特征。
(1) Bedsit. 这类房子一般是一个大间,绝大多数都是由 Victorian 房子的一个房间改建而成,一般包括床,桌子和厨房区域。卫生间一般是与别人共享。优点是一个屋搞定全部功能,以及价格便宜(中位数在 100 镑每周左右),缺点是也是只有一个屋子,没有单独厨房,天天做饭显然不行。
(2) Studio. 这类房子一般是 Bedsit 的升级版,多数一般含有卫生间,多数厨房跟起居一间,少数有隔离的厨房区域。但最大特征还是由一个大间组成(虽然可能隔出来几个不同区域)。Studio 的平均价格比 Bedsit 高一点(125 镑每周左右),优点是装修好一些,可能含卫生间,缺点是,这类屋子由于三隔五隔,显得十分狭窄拥挤。Studio 和 besit 一样,大多都是 Victorian 房子的房间改建的,改建装修水平自然也是高低不同。
(3) One-, two-, three-bedroom flat. 这种房子最类似于中国现在的住宅,例如 two-bedroom flat 就相当于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有的还有阳台,有的还有公共/私人花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flat 来源有两种,即上面介绍的两种风格的英国建筑。如果是 purpose-built 的,那就与中国现在的新房子是一样的结构;如果是 Victorian-converted 的,那就是老房子改的 flat,也就是一座房子改成 2-3 个 flat 供人分享。当然,老房子并不代表质量差,价格最高的 flat 都是 Vic-converted 的,但也确实有很差的,如果按价格排列,那么 Victorian converted 占了 flat 的低端和高端,而 purpose-built flat 占了中间价位。就房子本身来说,purpose-built flat 隔音好,设施也好点,但 Victorian 房子高顶大窗的感觉就没有了。就伦敦来说,purpopse-built flat 的数量比 vic-converted flat 的要少得多了。具体价格众数方面,一室一厅一般在 160 镑每周左右,两室一厅在 250 镑左右,三室一厅在 340 左右。
(4) three-, four-, five-bedroom house. 这就是整栋房子了,最典型的就是 terraced 之中的一座。一般有一个大客厅,一个厨房,三至五个卧室,一至两个卫生间。在伦敦,这种房子一般都是临街的 terrace 房子,semi-detached 很少,detached 一般没有出租的。大多数都是 Victorian 的老房子。价格方面,four-, five-bedroom house 的众数在 500 每周左右,当然,300 多的也有,好几千一周的也有不少。

4. 伦敦房价:
中心区高,周边区低。北边高,南边低。西边高,东边低。

5. 最好的住房区域
中心区:SW5, SW7, SW3, N1, W1, WC1, WC2,
周边区:NW3 (Hampstead), NW11 (Golder's Green), N2 (East Finchley), NW4 (Hendon)
最不安全的区域
中心区:除非有 security-entry 的 flat, 否则都不安全
周边区:E10 (Leyton), E16 (Stratford)

6. 在外面租房子的简单过程:
(1) 研究伦敦的区划(即邮编第一部分,伦敦大概有 100 个区),各个区的位置,交通,人文和安全情况,选出自己理想的区;
(2) 在这几个区里面上网搜房源信息,从铺天盖地的房子信息中找到自己中意的几个(一般从网上能够看到房子的基本情况介绍和照片);
(3) 与中介联系安排看房——非常重要,不去实地看房根本不知道房子啥样,再真实的照片也无法反映出房子给人的真实感觉;
(4) 亲自看完了几处之后,选出自己最中意的一处,给房东出 offer,即表明有意向要租,写上自己的职业,现居住地,以及合同时长以及想出的价钱;
(5) 房东会看你的个人信息和 OFFER 情况,在一堆给他 offer 的房客中排定一个顺序挨个谈,当然,谈到哪个谈成了就没有下一个的份了(伦敦房子紧张)
6) 如果房东认为你出价合理,人品性格方面也较满意,就会初步选定你做房客,会需要你提供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你的导师(或老板),你的前房东,以及你帐户所在的银行。如果推荐信也没问题,那就基本确定租约了。
(7) 与房东签署正式的租房合同。按照英国法律,这样合同叫做 Assured Shorthold Tenancy,这个合同会把你和房东的权利和义务规定得十分清楚,以及违反和终止协约后的处理办法。作为合同的乙方,你需要非常认真的看懂和明白条约的每一条,任何不清楚的地方都要让房东和中介为你解释清楚,并在必要的地方作出修改。最后,确保你在满意每一条款之后,再签署这个合约。因为一旦签署你就被法律约束了,任何违反条约的行为,都可能被另一方起诉(即便你有理)。
(8) 付清第一笔钱:中介费+押金(一般按六周租金算)+第一个月租金。此时,房子除了所有权之外的其他权利就都归房客了,即便此时租期还没开始。
(9) 到租期开始的第一天,领钥匙,搬家,入住。 

http://www.rightmove.co.uk/
http://www.findaproperty.com/
http://www.gumtree.com/london
http://uk.easyroommate.com/
http://www.outlet.co.uk/
http://www.foxtons.co.uk/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出國大作戰:(6)賣場大觀園(2)


Waitrose
英國皇室御用的超市,格調高,瞄準上流階級。講究省錢的旅行者或許不太買得下手……這間超市給人的印形象或許就是這樣吧。但請放心,店裡便宜的東西的確實很便宜,店裡的服務人員也很親切,令人很安心。每一項精心考究、充滿美感的自有品牌商品,都能大方擺在家中任何地方,很有一看的價值!這些設計不只是公司內部作品,也對外委託給十五15家自由設計師和大型事務所,為集合創作的成果。
Sainsbury’s
1869年創業。鮮明的橘色標誌,以中間偏上的客層為主的大型連鎖店。大膽運用照片、文字和色彩的自有品牌商品,琳瑯滿目地擺在店內,稍感精神不振時來此,還能替自己補充能量。積極贊助美術館和博物館,幾間店面的奇特建築都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積極開創超市文化。
TESCO
英國規模最大的超市,主攻中間客層,但最近推出不少洋溢高級感的有機商品,感覺等級有慢慢提升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Value系列(廉價商品系列)大量生產,價格相當低廉,令許多人不知不覺重複買下相同的東西。最近,為了服務太少運動的客人,在店內導入了「下壓時可調節負擔的推車」(購物推車),不知效果如何?
Safeway
1962年創業的超市,目標客層為中間偏下,貼近庶民。但和TESCO、Sainsbury’s等大型超市的廉價商品系列相比,還是稍貴了一些。但是相對之下,這裡往往能發現優秀的獨家設計,令人大吃一驚,可說是座挖不完的寶山。不管裡面裝的是什麼,光看包裝就很想買的商品,就屬這家店最多……2003年被英國的同業William Morrison超市集團(主要在北方發展的連鎖店)併購。今後將會如何演變,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出國大作戰:(9)英國買腳踏車



Road Bikes
就是彎把細輪的公路車,顧名思義,它只適合在公路上和競賽時使用。
一般說來,重量輕(<10公斤),速度快,價格高。

MTB (Mountain Bikes)
是可以在崎嶇的道路和森林裡騎乘的登山車。
輪胎寬,胎紋深,抓地力強,有前後避震器,但重量比較重。
便宜的 MTB 的避震器效果通常效果不是很好,整台車甚至重達20公斤,
在一般公路上騎乘,反而有弊無利。

Hybird Bikes:
介於 Road Bikes MTB 之間的車種。輪胎比 Road Bikes 稍寬,車把則類似 MTB 的平把,
適合在公路和鄉間的碎石泥巴路騎乘,也適合長途旅程。

City Bikes
騎起來最舒適的車種,強調避震效果,適合市區內短程的通勤使用。



比較特別的是,英國的腳踏車通常沒有擋泥板、後車架和腳架,大家習慣把車子鎖在欄杆上,所以幾乎不需要用到腳架。

我們選購單車的條件,是要能在公路和泥路上騎中短程的距離,所以需要擋泥板、後車架和腳架,重量也希望能在15公斤以下,所以比較適合的車款是 Hybird Bikes。一部單車加上安全帽和車鎖的預算是200英鎊左右。

如果想買新的腳踏車主要可透過一般的腳踏車店和網站,買二手車可以在 Ebay UK 搜尋,這幾種方式都各有優缺點。




本來我們已經看上 Cyclexpenice 買的捷安特 Hybird Bikes,這是我在網路上找到最便宜,品質又有保證的單車。但是就在決定下單購買之前,我們在朋友介紹的一家法國的全球連鎖體育用品店 Decathlon ,看到這款被歸類在初階的 MTB 的車款,雖然車架不是鋁合金的,但是車子卻很輕,只有14公斤。價格也便宜,只要69英鎊,而且還加送前後車燈。現場試騎後,老婆選了女生款中的S號,我則選了男生款的M號。



http://haofeng.pixnet.net/blog/post/5039568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出國大作戰:(8)找個窩(2)

在倫敦找房子,最重要其中一個條件的是地點。不像是在劍橋,不管去哪裡,一上了單車,平均起來二十分鐘左右一定會到達,再來龍蛇雜處的地方也不多,又有免費的學校房屋仲介可以使用,找房子真的很容易。

而大倫敦區(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地鐵圖涵蓋的區域)面積(1570km2)比台北縣小一點,人口卻是台北縣的兩倍(740萬)。若是把每天從衛星城鎮趕來上班的人也算進去,倫敦都會區的人口是台灣的一半(1200萬)。這樣人多地大的倫敦,房屋出租的流量很大,十之八九的房東房客都要跟房屋仲介打交道。

以下列了五點倫敦租屋的必備常識:
1. 租屋的網路資料庫
2. 區域治安環境評估
3. 認識倫敦交通脈絡
4. 倫敦的郵遞區號解密
5. 看房子的注意事項
6. 跟房屋仲介打交道的心得


* 房屋仲介資料庫

這些是人氣最旺的資料庫,幾乎所有的房屋仲介都會把自家的房子放到上面,所以你可以有很多選擇。但是如果你已經看準了幾個區域,又想要租到好又便宜的房子,最好直接到仲介公司去跟他們談,並拿一份他們最新的資料,很多物超所值的房子恐怕還沒登錄到資料庫理就租出去了。

right-move
資料更新快。友善的界面,較詳細的房屋介紹,通常都有照片和尺寸。並且可以通知你中意的房子的房屋仲介所需的手續非常簡便(one-click access)。
find-a-property
界面比right-move差一點,但是資料也很更新的很快。
net-leetings
專門針對倫敦地區的房屋仲介資料庫。依地點和價錢分類,並連到每一區專門的房屋仲介公司。是熟悉倫敦各區地名和大概價錢最好的入門網站。
loot 
有很多免仲介的房子,省一筆錢,但是通常對於房屋的介紹較少。
Gumtree
同loot

* 區域治安環境評估:

一般來說,倫敦東北邊治安較差,西南邊治安較好。但是富人區裡面有全倫敦犯罪率最高的街道,而嬉皮區裡也有些街道一年到頭都沒有犯罪發生。加上有名的好區,房子都特別貴,如果我們想在砂礫裡撿珍珠,那一定要有一些統計資料和內幕消息不可。

up-my-street
倫敦客討論自己住家附近的環境,第一手小道消息。
Homecheck: http://www.homecheck.co.uk/
有系統的環境評估,通常是買房子的人需要知道的事情。
http://www.met.polic...rimestatistics/
大倫敦地區中,除了最中心最老的city以外,分為32區(borough)。各種犯罪的統計是以borough為單位的。我個人覺得因為分區太大,除了可以用來估價以外,對於房客沒有太大的幫助,但是如果是要買房子,為了保值,可以稍稍參考。

* 認識倫敦交通脈絡及地圖

london travel planner http://www.tfl.gov.uk/tfl/
倫敦市內除了地鐵和公車以外,還有鐵路,要是住的遠,這個網站可以幫你找最有效率的交通接駁,還可以加入單車的選項喔。

* 倫敦的郵遞區號解密

http://www.marketsca...ondon_large.jpg
英國的郵遞區號編碼精細到,只需房子號碼和郵遞區號,地址輸入就完成了。所以在google map裡輸入郵遞區號,是最簡便的查詢方式。但是如果你在瀏覽一長串房子列表時,對於郵遞區號前三碼有點位置概念是很有幫助的。

* 看房子的注意事項

right move 網站有個很好的房客指南
給房屋仲介的問題清單:
價格: 月租,concil TAX, utility bill: gas heating? Metered? water bill? 誰付仲介費?付多少?
房間尺寸: 帶量尺去,特別是自己有傢具的時候。
房屋結構: 蓮蓬頭水壓如何?房子潮不潮溼? 如果面向大街,有沒有double glazed window? 熱水要等多久才會出來?
房東: 房子有了問題找誰修?之前房客住多久?
房子熱門度: 這房子招租多久了?有沒有其他仲介公司代理?有多少人來看過了?


* 跟房屋仲介打交道的心得

訂金 Holding deposit:
如果不是確定這個房子是萬中選一,盡量避免付訂金。
訂金是一面倒保護房東的奇怪東西,因為訂金在英國沒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無法限制房東不再租給別人。而這次我們在付了訂金後,發現同樣一個公寓大樓,還有很多相似的單位出租,這限制了我們的選擇。

殺價:
密集注意同一條街上相似房子的價錢。
他們大多是站在房東那一方,所以如果你看起來太想要,那麼他就不會幫你向房東殺價。

費用:
最好在決定要租這個房子之前,先詢問在簽約過程中,和他們公司的制式契約上有哪些費用是房客需要負擔的。我們之前雖然聽說仲介費都是房東在出,但是後來發現他們要收我們“手續費”250磅。還有契約上說我們解約搬家的時候要付”傢具損傷檢查費”約一百磅,可是我們租的是”unfurnished”的房子!!



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121635

出國大作戰:(4)NHS國民健保制度

NHS


英國的國民健保制度 (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 NHS) 為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公醫制度。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五○年代便開始實施,迄今已有半個世紀之久。 由英國政府所設立且資助的國民健保制度,包括兩個層級的醫療體系,即是以社區為主的第一線醫療網(Community-based primary health care),通常為於社區駐診提供醫療保健的一般家庭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 GP)及護士,第二層則為NHS的醫院服務(Hospital-based specialist services),由各科的專科醫師負責並接手由GP所轉介(refer)的病人,或處理一些重大的意外事故及急診者。由於台灣不是英國所謂「醫療互惠國」(with reciprocal health agreements), 因此受到一項限制即是:對於來自非英國所謂的「醫療互惠國」的人民,NHS醫療服務適用對象只限在英修習課程六個月以上的學生及其眷屬;至於居住不滿六個月者,則須自費就醫或購買醫療保險,但在緊急情況下須看急診時,則為免費。目前由NHS負擔的費用大約包括:家庭醫師的診療費、住院醫療費(但部份住院費用與項目仍需自費)、產前檢查與生產醫護費用等。由於英國施行醫藥分業,在就診後,可持醫師所開處方簽至藥局買藥,除了16歲以下兒童、19歲以下全時學生、老人、殘障人士或孕(產)婦已獲醫藥免費證明外,須自行負擔藥價。 至於私人的醫療服務方面,由於英國的看診方式通常以預約(appointment)方式進行(假如非急需就診),可能被排在NHS醫院的冗長的等待就診名單內,因此為獲得較快、較佳的醫療服務,有人會考慮自費接受私人提供的醫療,有些民眾也以購買私人的醫療保險來負擔此部份的可能相當高額的開支,至於應買那一家的醫療保險,可能需花些時間蒐集資料作比較,或請教有經驗的人,但以價格合理及有良好服務聲譽為原則。

以下介紹如何選擇家庭醫師(GP)、註冊手續、看診方式、急診和轉介,以及牙醫服務,以供參考:

一、選擇家庭醫師(GP)、註冊手續、看診方式、急診、轉介:

1.如何取得家庭醫師的名單:假如學校已設有健康醫療服務中心,可直接在學校註冊,但若因住宿地方較遠,或學校無保健中心,則可在居家附近診所註冊,至於從何處獲得診所名單及地址?下列處所可以一試:宿舍管理員、當地保健局(local Family Practitioner Committee)、當地社區保健委員會(local Community Health Council)、市民諮詢局(Citizens Advice Bureau)、藥房(如Boots)、郵局及公立圖書館等,而這些單位的電話可於電話簿找到,或到您住處歸屬的市政局(City Council)查詢;至於該如何選擇註冊診所?可以向鄰居、友人探詢,若不成,可就近找一處診所先註冊,因為您可以在無任何特殊理由下要求更換醫師。

2.若選定適當的診所(surgery),宜及早前往註冊。應攜帶的文件包括您的護照和入學許可,以證明您的身份,診所的接待員(receptionist)會請您填寫相關表格。接著會安排由護士來替您做健康檢查,基於防治的觀念,有時護士會建議相關疫苗的注射等,如果同意,就會替您填寫另一張表格,屆時可持此表至排定的醫院注射;在完成這些手續後,會在兩週內收到NHS醫療卡(NHS medical card),卡上會有您的醫療號碼、當地家庭醫療服務局(local Family Health Services Authority, FHSA)的名稱與地址,卡的背後有一些重要的資訊可供參考,例如一旦無法找到醫師可註冊時,您的FHSA將有義務提供協助。

3.  至診所(surgery)看診或請求出診(home visits):平常看GP前,您可以電話預約,但若遇緊急情況時,亦可於當日打電話至診所櫃檯表示情況特殊等理由要求看診,有些診所的政策會留一時段以供無法預約卻又急需看診者;GP看診時通常會問及有何問題、症狀何時開始、變化情形及過去有無類似情形等,所以前往GP時,先理出與病情可能有關的訊息,以供GP參考,GP會視情形開立處方簽(prescription)或建議,並提醒您若症狀未獲改善的話於多少日內回診。一旦因病情無法至診所看診時,您可要求您的GP出診,但最好於早上十點以前(緊急情況則除外)通知醫師並告知症狀細節;但若非診療時間,有些診所會有值班人員及GP,可能就您的病情提出適當的建議;一旦是非常緊急時且需立即處理者,則可至醫院看急診。

4.要注意的是,隨著戰後殖民地的紛紛獨立導致歲入減少,加上英國本身國力的衰退,免費的公醫制度所提供的醫療水準也大不如前,加上大牌醫生紛紛出走, 專心於接受私費病人,使得英國的公醫體系特別是基層醫療體系呈現出嚴重的醫事人員短缺,主要的原因也在於NHS付給醫生、護士的薪水偏低。為彌補醫事人員的空洞,英國便大量地從前殖民地如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國家如奈及利亞、辛巴威等第三世界國家引進從昔日英國人設立的醫學院畢業的醫師前來英國執業。這批醫師良莠不齊,總的來講,要比正牌英國醫生水準差了很多,甚至遠不及台灣的醫師水準,故台灣同學到英國來求學,雖然享受免費的醫療服務,但需有心理準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您的家庭醫師的水準可能不及台灣的家醫科專科醫師。加上語言的隔閡,急病或重病被GP延誤的情形並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因此筆者建議,有需要時不妨聽聽second opinion,問問在英國進修的台灣醫師朋友,甚至打電話回台灣問問醫師都是值得的。

5急診情況:遇有重大傷害或立即威脅生命的狀況時,請速撥999叫救護車(AmbulancePlease)並報上姓名、電話及住址;若當事人仍可自行前往醫院的急診處(Casualty Department或叫Accid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簡稱A&EDepartment),即可至急診服務處(CasualtyReception)掛號,而急診先後處理順序是依病情嚴重性分類,但由於服務需求量大,不少人有候診數小時的經驗。按照NHS的規定英國醫院的的急診處不得拒收病人,而且完全免費,連藥費都不必付。其實可以善加利用。建議同學一旦住處決定後,最好能知道住處附近至少一家有急診處的醫院及其交通路線。若是在大城市如倫敦或愛丁堡,有一家以上的醫院可供選擇時,最好選擇前往大學附設醫院急診處就診,而不要去地區醫院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簡稱DGH) 。一般而言大學醫院設備較好,醫師也較高明。

6.轉介至專科醫師(Specialist):由於GP是第一線醫師,任何的轉介均須從GP開始,若GP認為患者情況超出其診治範圍時,會將患者轉介至相關的醫院及應轉介至那一科,待一切手續排定後,醫院會寄給您一張通知單、相關的細節及預約時間;另一種情形可能您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檢驗,但GP卻不如此認為時,而您仍認為有轉介與專科醫師的必要時,可以試著去說服GP。然而要有心理準備,從家庭醫師轉診到專科醫師,等候的時間(Waiting list) 可以長至十二到十八個月。

7.口譯者(Interpreter)的需求:若就診時,遇上語言溝通有困難且確需人協助翻譯,可向GP或專科醫師提出此需求,該位口譯者的一切費用會由NHS支付,由於英國是一個多元民族與文化的國家,因此在一些NHS的地區健康醫療機構,也招募並訓練這些口譯員,而他們有替任何的求診者保密的義務。


二、牙醫
由於NHS提供的牙醫診療費及材料費的成本較低於該科之成本,因此英國的牙科已趨向私人診所。由NHS給付的項目在一定金額內是免費的,而19歲以下,一旦醫師認為有做牙齒矯正需要時,此項醫療亦為免費。但並非每一個人持有NHS醫療卡,就可享有NHS免費(或部份付費)牙醫服務,您仍必須向NHS另外申請證明(Certificate),申請表(HC1)可在郵局、診所或部份的眼鏡公司取得。由於申請表內容相當繁瑣,可請教有經驗者。此項證明提供一些醫療福利,不妨一試;不過至NHS的牙醫診所,您可能要有排長龍的心理準備。英國的牙醫在牙醫系畢業後,不需要住院醫師訓練,只要兩年工作經驗,即可自行開業,因此,有些牙醫師的技術並不十分高明。所以,筆者建議同學們在出發前就把牙齒 '整理' 好,該補的補,該拔的拔,假牙都在台灣做好。
雖然在英國就醫可以有NHS的保障,但與國人的就醫習慣與方式,仍難免有所不同,因此一旦遇有困難時,不妨多請教朋友、同學或老師;然而「預防重於治療」,別忽略身心的保健,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以及適當的情緒與壓力舒解的方式,均對身體及心理健康有所幫助。也謹在此預祝各位同學學業順利,早日學成歸國。
☆本章原作:葉偉強醫師,中華民國精神科專科醫師,曾於倫敦Tavistock Clinic進修家族與婚姻治療。
☆本章修訂:李光申醫師,中華民國外科、骨科專科醫師。
http://www.cduk.dial.pipex.com/cpage/ukstudy/uk/newc-04.htm

由於英國就診多採用預約方式, 不免需花費冗長的等待時間; 因此, 欲獲得較佳的醫療服務,有人會考慮自費接受私人醫療服務,或者以購買私人的醫療保險來負擔此部份的可能相當高額的開支。
以下就相關醫療資訊, 作一概要介紹:

1. 註冊須知:
1)若選定適當的診所(surgery),應攜帶護照和入學許可等相關文件前往註冊, 診所的接待員會請您填寫相關表格
2)完成註冊手續橫, 醫護人員會為您安排健檢流程, 有時會建議相關疫苗的注射等; 學生若同意,在填妥表格後便可持此表至排定的醫院注射。
3) 完成以上手續後, 約兩週內可收到NHS醫療卡(NHS medical card),及相關說明。

2. 就診須知:
1)非急症, 請以電話預約所屬家庭醫師; 但若遇緊急情況時,可於當日打電話至診所櫃檯表示情況特殊等理由要求看診。
2)明白告知本身問題、症狀何時開始、變化情形及過去有無類似情形等,以利開處方簽(prescription)或給予治療。

3. 急診情況:
遇有重大傷害或攸關生命的狀況時,請速撥999叫救護車, 並報上姓名、電話及住址。

4. 牙醫:
由於NHS提供的牙醫診療費相當昂貴,學生務必於出國前作牙齒治療, 以避免負擔一筆龐大醫藥費。
http://www.nhs.uk/translationcantonese/Pages/AboutNHSChoices.aspx



出國大作戰:(8)找個窩

英國住宿問題

到英國來留學,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找尋一個理想的住處。而居住的環境與住屋的費用,會依就讀學校提供的宿舍或學校所在的城市而有差異,也可能依個人的需求(例如:單身或攜眷)而有不同。因篇幅有限,本篇僅就一般狀況提供資訊以供參考。


一、學校宿舍
一般而言,英國各大學學校宿舍可以分為幾類:halls of residence, flats and houses等,前者通常是較傳統的建築,其中包含會客室、交誼廳(common room)、運動設施、pub及洗衣間等。這類宿舍又可分包伙(full-board)及自炊(self-catering)兩種,包伙的宿舍通常包括早、晚餐,也有些提供三餐,但週日通常不提供晚餐。自炊宿舍通常會提供爐灶(包括烤箱)、冰箱、微波爐、茶壺等設備,鍋碗瓢盆則須自備。新生若能事前與先期同學做好連繫,通常可「接收」幾代存留下的廚具。此類宿舍在學期間與三個假期(即聖誕節、復活節與暑假)會有不同的規定,例如有些宿舍在假期對外開放營業,會要求學生搬到另一棟宿舍。所以在申請時,宜對宿舍的相關規定與要求多加瞭解。
學校宿舍若與民房相較,通常租金較為便宜、省事,不用繳房屋稅(Council Tax),也不用另外支付水、電或瓦斯費。尤其冬季為了取暖,電費與瓦斯費的支出頗為昂貴;一般學校宿舍提供的設備大致包括床具、書桌抬燈、沙發,公用的廚房和餐廳,及洗衣間,備有投幣式的洗衣機和烘乾機等,可說相當齊全。初來同學一旦分配到學校宿舍,可於搬入前親自察看一番,檢查是否有任何設備無法使用,暖氣是否運作正常等,一旦有問題即刻向宿舍管理員反映。初來同學不妨從認識左右鄰居開始,打探一些生活相關的資訊,例如:最近超市及傳統市場所在的方位、最近的診所,以及如何向家庭醫生(GP)登記並預約掛號等等。
一般而言,學校宿舍由於靠近校園或在校園內,所以申請者多,競爭也較激烈。為能申請到宿舍,愈早拿到學校入學許可,可愈早提出宿舍的申請,因為在未獲許可前,學校通常不會提供住宿的申請表及相關的細節。
二、找房子與租房子
若認為學校所提供的住宿不合意或未能申請到時,此時可儘量蒐集校外租屋相關的資料,除可求助於當地的臺灣同學會、學校的住宿諮詢辦公室(Accommodation Office)、該校的學生會組織(Student Union)及處理海外學生事務辦公室(Foreign Student Office)等。但若您不知該校那些單位可提供相關資訊時,也可以書面或E-mail,向學校處理您入學事務的單位說明您的需要,對方會將您的資料轉給相關單位處理。在學校提供的私人住宿資訊中,也提供英國當地慈善機構(Charities or Trusts)所經營的宿舍一覽表,此類宿舍包括單身與有眷兩種,情形與上述的學校宿舍差異不大,但多數屋客須自付水電及瓦斯費。為爭取時效,宿舍申請越早越好,一旦幸運獲得許可時,宿舍經理會來函要求您確認是否接受並付訂金。此時可參考下述事項:
1. 距離是否適中:備好一份學校地圖(可上網取得,或購買當地A-Z地圖)以瞭解該住處距學校遠近;一旦超過走路距離,是否有公車或地鐵可以直達?若須搭車,每月的交通費用必須併入租屋的成本中一併考量。

2. 租金是否合理:可與學校宿舍比較,是否包含伙食、暖氣、水電或瓦斯?租金繳交方式,也應列入考量。要注意的是:租金若以每週來計時,月租的算法不是每週租金乘以4,而是每週租金乘以52(一年52週)除以12(個月)。

3. 宿舍的設施與管理是否完善合宜:該宿舍提供那些公共設施?辦理那些活動?管理是否良好?是否有年限限制?若您與當地同學已有連繫,不妨請他們提供相關的資訊以作參考。
由於校外宿舍較無一或二年的住宿限制,因此第一次申請時,很可能會遭拒絕,但通常會將您的名字列入等候名單(waiting list)裏,一旦有空房再行通知。若事先沒有申請到宿舍,到達英國後,可先找尋家庭式旅館(B&B)住下,待熟悉環境,再尋找較長期的住處。此時取得住宿資訊的「門路」有下:
1. 學校的住宿諮詢辦公室(Accommodation Office)及學生會組織(Student Union)或學校餐廳的看板,通常張貼有很多的租屋廣告,您也可以在這些看板上張貼告示尋窩。先花一或二天找資料(以清楚描述住屋的環境、交通、房間大小、租金、簽約長短及相關設備提供情形的廣告為宜),與人共同研究一番,勾出較有可能或較中意的,整理後,開始撥電話約房東看房子。看房為安全起見,最好有伴隨行,為節省時間,一天多看幾處房子,路線可事先稍作規劃。看屋時,屋內的設施、舒適性及屋外的環境均應列入考量。
2. 房屋仲介公司(Letting Agencies and Estate Agents),由於此類公司作法差異性大,所以接洽時先問清楚服務項目及收費辦法,通常須先付費始能獲得服務與相關資訊。一旦瞭解收費標準且可以接受時,可把自己的住宿條件以書面開出交與仲介公司。仲介公司一般效率非常高,且會替您約好看房子的時間等。至於如何找尋可靠的仲介公司,可向校方人員諮詢。

3. 另一個資訊來源是各種報紙,尤其地方性的報紙,如衛報(The Guardian)會依各地區提供地方資訊,均會有租屋廣告,有些廣告也是租方透過房屋仲介公司刊登的,可從這些資料中比較幾家房屋仲介公司的服務與收費方式,再作下一步決定。
儘量將您住宿需要的消息放出去,如主動張貼尋屋告示、告訴友人、發E-mail等,若認識當地僑胞,也可託其代詢。最好的方式或許是詢問應屆畢業的學長,也許他們的房東也正在找尋房客等,一般而言,機會蠻多,但在有多層的考量之下,要找合適的窩可能要有充分的耐心。
三、租屋注意事項
1. 房租含括項目:是否包括水電、瓦斯等費用?
2. 簽約內容:是否有任何附加條款?

3. 押金(Deposits)的多寡:押金一般為一個月租金,而法律規定最多不得超過兩個月租金。應向房東詢問清楚這筆錢的用途,當不再續租時,多久可以退還?記得向房東索取押金收據,以免時間一長忘記該筆押金的數額。

4. 房屋稅(Council Tax)誰繳?若由房東繳,就不須煩惱課程型態及長短,但須在租屋合約中載明。一旦約定由房客繳交,只要您是全時生且課程長達六個月以上,便可向學校註冊組索取學生房屋稅減免證明(Council Tax— Student Certificate),然後向住處所歸屬的市政局(City Council)的財務科(Finance Office)索取房屋稅減免申請表(Council Tax Exemption Application Form)。若相關資料齊全(除上述文件外,備妥本人及眷屬護照),市政局辦事員會替您代寫資料,詢問一些問題,例如何時搬入、課程何時開始及結束、住宿成員及屋主姓名等,市政局辦事員會當場決定,並讓您知道減免情形及減免期限。由於各市政局對於減免適用範圍的解釋會有些差異,眷屬是否能夠獲得減免,最好撥通電話至市政局的財務科查詢。
5. 租屋之後,相關帳單的抬頭可能改為您的名字,如電話費、水電費、及瓦斯費,付費方式不難,銀行或郵局均代收,但必須注意的是:一旦決定搬家時,儘早通知您的電話、水電及瓦斯公司及市政局的財務科,避免日後因遺留帳單未繳而產生困擾,甚或成為日後再入境英國的障礙。

6. 若想在契約終止前提前搬家,應該多久以前通知房東?這必須視您多久付一次房租而定,通常為一個月或28日前通知對方;若契約上已載明,您及您的房東均有義務遵循,因為一旦您或對方的權益受損,均可依契約提出申訴。
http://www.edu-fair.com/Fair/uk/Accommodation-UK.html

出國大作戰:(7) 銀行觀察

1.Barclay Bank
2.HSBC
3.National Westminster
4.TSB Lloyds Bank
5.Bank of Scotland
6.Royal Bank of Scotland
7. Halifax 
8.Midland 





出國大作戰:(6)賣場大觀園

1Tesco
http://www.tesco.com/














2.Debenhams
http://www.debenhams.com/












3.Sainsbury
http://www.sainsburys.co.uk/sol/index.jsp













4.Iceland
http://www.iceland.co.uk/












5.Asda
http://www.asda.co.uk/corp/home.html














6.Boots
http://www.boots.com/webapp/wcs/stores/servlet/TopCategoriesDisplay?webrewrite=Y&langId=-1&storeId=10052&geoOpts=Y














7.Somefield
http://www.somerfield.co.uk/













8.Mark & Spencer
http://www.marksandspencer.com/













9.Argos
http://www.argos.co.uk/static/Home.htm?sRefURL=http%3A//www.google.com/search%3Fhl%3Den%26rlz%3D1G1GGLQ_ZH-TWTW325%26q%3Dargos%26aq%3Df%26aqi%3Dg10%26aql%3D%26oq%3D%26gs_rfai%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