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走過的人:設計比賽



2008日本名古屋國際設計競賽/紅點概念設計競賽》洪瑞鴻獲獎心得分享


◎個人簡歷:
2009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 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_Aggregation “ / 擔任展場組組長。
2007Summer Job / 玩設計 Case / 豐原市威倫體育用品店室內塗鴉 2006ummer Job / 旭立興有限公司_鉚釘產品設計應用 2005轉系進入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就讀 2004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系就讀 國立台中一中畢業
◎得獎紀錄:
2009新一代設計展空間設計競賽金獎 ” Taiwan Design Alliance-Inspiring Life with Design “of the 2009 Young Designers’Exhibition TDA [ 設計力 社會益 ]入選 / Melting Polar 2008 Red-dot Design Award: Design Concept Award winner / Bikky 2008 NAGOYA Design Do! 入選 / Melting Polar 4th CGUID Creative Design Competition第三名
◎創作動機:
一開始會參加這個競賽主要是因為系上指導老師將競賽題目列為課程project的題目,所以就開始針對題目去做有關的發想和設計。
◎創意發想過程:
在發想的過程裡,當然有許多跟”eating”有關的想法,在提proposal的時候也考慮了很多可能可以發展的題目,從吃的文化、習慣、器具、通用設計等等可以延伸出的議題中,找可能可以發展的去試看看,過程中也和老師、同學們討論很多。過程中遇到很大的瓶頸,是因為資料很多,但是真正覺得可以作為發展的議題卻幾乎沒有。所以我又再重新看了一次競賽的說明,然後開始從”eating”以外的想法去想,想藉由這個動作去傳達我想傳達的想法。隨即消失的想法那時候就一直在我腦中揮散不去,之後就聯想到冰塊這個我們日常會飲食到的東西確實會隨著時間溫度很快的消失,而從冰塊這個東西又延伸聯想到北極融化這個議題。所以這個時候就幾乎將整個概念定了下來,「藉由冰塊隨即融化的特性去傳達北極融化溫室效應的議題,以最平常飲用到的食物去傳達息息相關的議題。」再來就剩下如何將概念實際以產品的方式呈現出來了。
◎作品的創作技法:
一開始主要是以3D建模的方式去呈現作品,建模的過程因為要建出北極熊立體的造型,所以花了很多時間和心力。直到知道入圍第二階段的比賽之後,就需要把作品做出成品。不過因為在通過第一階段以後,評審會針對個別作品給予意見,所以在參考評審們的意見以後,修改了原本模型的樣子,把當初比較真實的北極熊樣貌改成比較可愛,小朋友比較能接受的造型。確定後的造型再拿去請木模師傅依照設計圖雕出立體的北極熊,接下來的步驟就更為麻煩,因為是製冰盒,所以最後呈現的是薄殼狀的北極熊,所以師傅必須花費兩倍的工,再用代木(人造木材)翻出做好北極熊的凹模,再從凹模的另一面去雕回去厚度一致的北極熊樣貌。終於完成木模以後,我再拿去請模型公司幫我翻成橡膠的材質,這個部份也是不容易完成,因為模型的細節頗多,容易有氣泡會產生,所以也是失敗了好幾個模以後才完成的。

◎參加國際競賽特展應該注意的事項:
1.詳細閱讀競賽說明
這個部份其實不管是國內競賽或是國際競賽都需要很仔細的把規則、競賽主題說明從頭到尾看清楚,有時候其實可以在這些說明理面看到一些端倪,對於之後要創作思考的方向都很有幫助。比如說這次的名古屋國際設計競賽,它對於比賽題目的闡釋就舉了很多可能的例子,目的就是要讓參賽者了解可以發揮想像的空間其實是很大的,任何層面對於吃的想法都是可以去思考的方向。
2.注意時間和安排進度
有時候當自己確定要參加比賽以後,就要真的認真看待這件事情,有些時候我們都會認為時間還早而導致在某個環節喪失了參賽的機會。所以這時候就要安排一下進度,從發想、定案、完稿到寄件每個步驟都需要為自己排一個deadline,不然通常都會一拖再拖,最後就放棄了。
3.寄件
國際競賽通常都需要寄送作品過去,不管是表板或是實體作品,通常這些都要注意寄送到當地的抵達日期時間。所以當要定模型完成的deadline的時候,要先去了解寄送的時間需要多少天,還要扣除掉快遞非工作日的時間,讓自己有多餘的時間可以寄送作品。這些都要親自去弄清楚,不然就算作品都完成了沒送達也是白費了。

◎參加其他國際競賽的經驗:
那時候是得到2008年的Red-dot design award - design concept這個項目,繳件作品是上傳3A3圖面說明就好,競賽結果是一個階段就出爐,所以也沒有將作品做出實體。不過這個競賽要注意的是它報名的時間有分三個梯次,依據日期有不一樣的報名費,越早繳交費用越少。所以建議大家確定以後要盡早報名。由於是第一次獲得國際競賽的得獎,所以就很興奮的去參加了在新加坡的頒獎典禮,到場的獲獎者都來自世界各地,所以除了能夠親自領取這份殊榮以外,也可以結識到很多設計者做些交流,也是個不錯的經驗。

圖左至右,第一階段繳交的圖面,以3D呈現。

代木(人造木材)製作的北極熊製冰盒模型


圖左至右,翻製成橡膠的模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